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我記得在勵志的格言是這樣說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經過今年協助奇點大學的甄選活動後,我覺得有時候好像應該倒過來說「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
先提一下背景,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 簡稱 SU)是由知名未來學家 Dr. Ray Kurzweil與 Peter Diamandis 於2008年在美國矽谷所創辦,被稱為 Google 的未來學院。主要係依據Dr. Ray Kurzweil在2005年出版的《奇點迫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書中所述,他預測到了2045年,人類社會將來到一個奇點(Singularity),屆時科技將超越人腦,科技將成為人類社會爆炸性成長的起點。人類世界的未來領袖必須有足夠的訓練和準備,帶領人類面對未來的重大挑戰!
奇點大學即在這樣的預測下,獲得Google、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以及菁英科技界專家聯合贊助而創立。。她的宗旨為"educate, inspire and empower leaders to apply exponential technologies to address humanity’s grand challenges."。期待運用創新教育年輕世代,培養能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的未來領導人才。最著名的就是十周課程的 GSP (Graduate Student Program),藉由極具啟發性的思辯創新過程,激發參與學員創造出能改變十億以上人口生活的提案。該學院主講群驚人,包含 SU 創辦人,知名未來學家 Dr. Ray Kurzweil(他目前也擔任 Google 的工程總監)、X競賽創辦人 Peter Diamondis、網際網路之父 Vin Cerf、柏克萊大學教授,諾貝爾獎得主 Daniel Kammen 以及精實創業一書的作者 Eric Ries,甚至是三度上太空的 NASA 菁英太空人 Daniel Barry 等,並有 Google future center 等之實作訓練。 開辦以來每年多吸引全球數千人踴躍報名,奇點大學又設計出 Global Impact Competitions 的創新競賽,要求所有人必須通過創新競賽才能入選為最終的八十位學員,至矽谷集中上課。
去年台大資工的葛如鈞博士,非常勇敢挑戰,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獲選進入 奇點大學的臺灣人,因此造成轟動! 葛博士在學習中表現優異,也確實在台灣帶動一股創新以及勇敢面對人類重大挑戰的熱潮。因此,今年商業週刊特別與奇點大學合作,直接在台灣辦理選拔,將選送一位學員。我就是參與最後決選的評審,從清晨七點就開始討論審閱資料、聽取參賽者簡報、詢答。
商業周刊這次主辦非常慎重,有第一關的書面初審,第二關的面試複選,選出十五名入圍,然後舉辦五天的奇勵營,包括挑戰極限的 Outward Bound,考驗團體力和膽識力; 體驗創新四部曲的 Innovation Curriculum,考驗解決問題能力、思考力、視野、創新力、和簡報論述能力。
今天聽完所有參賽者的提案構想簡報後,我馬上在紙上寫下” 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因為,我最大的感動是,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的強力磨練,包括前述五天的魔鬼奇勵營,十五位候選學員中,幾乎有一大半都有非常驚人的進步,不只在外在能力的簡報表現,從自信、沈穩的態度和對完成提案解決問題的熱情度看來,內涵和精神淬鍊的進步也極為明顯。
這正深深呼應我一貫的認知,台灣的年輕一代是非常優秀,非常值得期待的一群,但台灣的舞台太小,或者是整個環境根本沒有給他們舞台。事實證明,只要有足夠的舞台,我們的年輕人,一定有足夠匹配的爆發力!三、四年級生,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當掌握資源、掌握權力時,對年輕人的態度是: “舞台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把創造舞台當成最重要的事。也期待年輕朋友,常保” Sky is our only limitation”之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勇敢追求自己的 Sky!